2010年的五月一日,上海将以它的“世博”东道主身份欢迎来自于世界的公民。每一届的“世博会”都是对一个国家在创造力、创意、想象力方面的一次“大考”。上海这一次在这种“大考”中到底该打几分,只能等到今年的十月三十一日即世博会结束之日才会见分晓!
这一次的世博口号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先不管提出这一口号的人其真正的动机是什么。但“城市与生活”、“城市与发展”这样一堆更该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城市中演绎的主题,却真实地出现在了上海这样的一个发展中的中国这样一个城市中。感觉既冒险而又超前。
上海的城市管理、软环境总体是缺乏创意的!
上海在它四九年后的城市发展中有众多的“瓶颈”。既有历史的更有现实的。原因似乎只有一个,即人口的快速爆炸与膨胀,道路的狭窄,规划的短视与单一。使这座城市变态与畸形地发展着。
如今的内环线、中环线、加之外环线真象把上海这个超级“热昏病人”五花大绑地绑了起来。不错!交通缓解了城市运输的压力。但上海这座城市却因此变得横七竖八、旁插斜出。难以看到它真实的精髓与灵魂了。城市核心地段高架道路的重复、反复建设,虽然方便了市民的出行,道路的减负。但上海的城市整体美观,环境布局早被破坏殆尽!
这是城市发展所交的学杂费吗!高架道路的规划的单一,乃至混乱,整体布局较差,让世界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整个的拥堵、污染、破败!君不见那内环线的每条高架路的下方,如今成了简易停车场与拾荒者的乐园,加之管理的滞后更是难以观瞻。这等于把上海近百年的环境布局,历史文物景观逼入了死角。
世界各地的城市也有造高架的,但没有这样规划的!法国、新加坡也有。新加坡的圣陶沙区也设有高架道路,可人家是如何规划设计的。它既用了最上好的材料,又是一种绿地植被,文明的景观。加之严格的监督与管理。
上海的高架道路,尤其是内环高架线,一定要限制发展建设了。否则上海这座城市真快成一块一块豆腐干、“大补丁”了。
正是因为“世博会”快来了。人们的眼光才很容易会聚焦上海,来为上海“把脉”,也来为上海“挑刺”。
-------现在,你站在上海的任何一个高处,从浦东看浦西,或从浦西看浦东,几千幢高楼拔地而起。但你再仔细想想看,又有多少幢上海的新建筑新高楼给人留下过印象!又确实有特点、特色呢。不客气地说,那则象是一个建筑设计师弄出来的。那不过是一堆堆“财富混凝土”的堆砌罢了。几无灵魂!
与上海这坐早前的“东方巴黎”几无干系!
甚至还赶不上外滩那一排排风格迥异,造型不同的旧式百年老楼。我的感觉是当今上海是一块最缺少创意,也最缺乏文化的城市。
上届希腊奥运会开幕式真是一次创意的大戏,文化的大戏!它打造了一则当代神话!它借鬼斧神工的想象力,让世人重温了一则当代版的“荷马史诗”,希腊人凭借他们非凡的创造力,使爱琴海域在这里升华为一段历史的精彩…。悠久的希腊文明塑造了厚重的希腊文化。但作为经济仍处在发展中阶段的希腊国民来说。既不追求铺张,华而不实,又不千篇一律,确实是一道难解的命题。如果一味模仿还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于国于民皆不允许!希腊奥运会的组织者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扬长避短,整合现有的、历史的民间资源,想象和创造,整合软实力,大打创意、文化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令世人惊叹。这是一届依托创造力取得完胜的奥运会开幕式!
创造即创意的母体。创意既可表示为枯燥的文字符号,又可表示为一部活着的历史,张扬一种社会制度的价值。在高人眼里,它是一种载体,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希腊悠久的历史使希腊人有资格用“文化”创意来做他们国家的广告!这种广告效应是空前的,所有的商业广告都无法企及,正像他们引来的那一片神龛照耀中的爱琴海水一样,这种创意广告:清沏、深刻并隽永。在奥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似乎只有这样,它才配与诞生过亚里士多德、德谟克里特、希波克拉底等文化科学巨匠们的希腊来相提并论。创意要求于思想。乃是一座永不锈蚀的桥!创造因有希腊这届奥运会而更加发扬光大,小国希腊也因有这种文化的穿透力而杰出。希腊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就像他们心中浩瀚的爱琴海水,因为连着广袤无垠的海洋…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对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都有借鉴和启示作用。中国不缺人才,人才可以批量生产,但上海缺少创意!缺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天才!北京有张艺谋式的创造天才是北京的幸事。且办奥运会对于办世博会而言又有不少捷径可走。上海怎么办?2010年世博会召开的那么长的一段时间里上海人拿什么展现给世界!?举办奥运会周期短,竞技运动可看性强,世博会周期长,无竞技表演,可看性差,难把游客邀来并留在上海。二市比较,上海几无明显长处,反之北京的优势更加多于上海,北京的名胜古迹多,自然风光好,首都的中心地位具有上海没有的号召力,有许多捷径可走。上海无名胜、无名山大川,建筑无特色,空气污染,道路狭窄!货色单一,人文景观小而简陋。实无法吸引西方友人的眼球,如果再没有高人一筹的创造力、想像力,全方位高水准的策划,这么一次周期长,投资巨,预期之高的综合性世博会,能够惊世骇俗,收回投资,有所赢利,谈何容易。毕竟国际友人是不会花时间精力来看金茂大厦那一幢幢孤零零的高楼的…不是耸人听闻,真为上海捏一把汗!
人才进行工作,天才进行创造。从现在起,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们就该有一份责任的同时,更该有份清醒的头脑,上海急需一批有才有识,高瞻远瞩的策划天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真正让这座城市泛活起来。用我悠悠之中华文化去装点一届世博会,让世人刮目相看。
实干,是我们倡导的工作作风,但有些领域光靠实干又是不行的。要整合智慧。行政命令少告,让艺术家们有最大的展示创意的空间。知识,是我们走向才能的坦途,但光靠知识培养出的“人才”,其最大价值也只配将事情完成。可世博人才不能等同于一般学术人才,它是立体的,是该有创造力的。在国人看来,上海不缺人才,上海缺乏的是具有想象力、开拓精神、创造力的人,缺少张艺谋那样的策划天才。上海人循规蹈矩,拘谨而含蓄,综观这几年上海的创造力,尤其是文化的创造力,总体上看是在走下坡路。影视、戏剧萎缩不前,电视无创意,荧屏盛行娱乐风。文学在原地,根本没有号召力!上海的报纸难看、音乐难听,将以前有“半壁江山”自诩的上海文化界扔进了县级、乡级的文化发展水准。
近几年,由于无魄力,少思路,上海整个文化创造力发展死气沉沉,缺少有想象力的大师级导演,作家、作曲家,缺乏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作品面世。这与上海的经济发展不相称。上海的文化创造力已沦落到拾人牙慧、看人脸色的地步,按目前这种文化发展现状忧思下去,不要说申办一届张扬创意、打文化牌的成功精彩的世博会了,就是应附本地市民的文化需要都不够格。
世博会就在面前,世博会的组织者们首先应该倡导一种“为世博会找差距”的风气,不作井底之蛙,用清醒头脑面对浮浅的表扬,而用冷静思考应对差距。科学决策,英明策划,针对上海之不足,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扬长避短,为世人呈现一届大气的、精彩纷呈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世博会也是一次机会,它将逼着上海大力提升城市创意与想象力!
上海需要想象力!上海的文化发展需要想象力!上海的世博会更需要非凡的想象力!有了想象力才有创造力。只有大手笔,大气魄,从而带来与众不同的大动作,但愿世博会的举办经历本身就带来一次上海公民的性格裂变与觉醒:崇尚大气!崇尚创造!走向国际。